文: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陆银波(15210860866) 袁玲玲(Yuen43)事项
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自4月1日起执行,2022版同时废止。《2024年版》是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内需的相关部署——“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报告摘要
基本机制:对不同能效水平的产品,执行差异化政策
两版文件均将重点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分为三档: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分别对应现行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的能效1级、2级、3级。其中,准入水平是最低准入门槛、是淘汰老旧落后设备的技术依据。在依据以上分类、确定产品设备的能效水平后,文件对其执行差异化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产业投资、产品消费、政府资金支持、财税金融政策等多个领域。新规的两点变化:产品种类翻倍;能效标准提升产品设备种类上,《2024年版》从原先的4大类、20种扩围至6大类、43种。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扩围后,《2024年版》既涉及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电机等通用型工业设备,多种家用及商用电器等,又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能耗量增长较快的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上,《2024年版》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设备的能效指标。43种产品设备中,有19种产品设备,在现行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基础上,能效指标平均提升了约20%。如永磁同步电动机,《2024年版》将先进水平,由《2022年版》的“能效1级”,提升至“能效1级×1.01”;将节能水平,由“能效2级”提升至“能效2级×1.01”;准入水平,维持在能效3级。新规的三点影响:(一)行业角度:加速行业“优胜劣汰”节能要求提高,或加速相关行业的“优胜劣汰”,尤其是能效标准提高的行业。对于能效水平偏低的产品设备,不仅有淘汰的风险,产能扩张也受到限制。一方面,能效标准提升,意味着部分产品设备将不再符合政策标准,或被淘汰出清。《2024年版》中,19类能效水平提升的产品设备,集中在家用及商用电器领域(8类家用电器、7类商用设备)。另一方面,能效标准提升,或将进一步影响部分行业的扩产。《2024年版》规定,新建、改扩建项目须达到节能水平及以上,能效标准提高意味着更多企业或不再符合扩产要求。(二)经济角度:拉动技改投资及大宗消费《2024年版》从投资端、消费端共提出若干点促进政策,或拉动技改投资、大宗消费。投资端,如指导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实施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将能效水平作为扩产、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等。消费端,如在政府采购领域,“研究加大对能效达到节能水平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三)能耗角度:节能改造预计每年减少1%能耗《2024年版》中产品设备范围翻倍,与之对应,“相关产品设备年能耗量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5%增长至50%”。对这些产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预计每年可形成节能量约55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在1%左右。2月上半月,值得关注的政策:(一)人大及国务院会议,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做准备。1)2月7日,人大委员长会议决定于2月26日召开常委会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作准备。2)2月1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并指出,“无论是在今年工作中,还是在本届政府的整个任期中”、“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二)改革:2月9日,总书记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就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等领域作出部署。(三)金融支持实体:1)2月2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三个贷款管理办法,合理拓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及贷款对象范围。2)2月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3)2月20日,央行调降5年期以上LPR 25个基点至3.95%。4)2月20日,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刊发署名文章,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分重点支持领域。(四)资本市场、金融监管:1)2月6日,证监会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答记者问,表示将继续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2)2月18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与会者建议严把IPO准入关、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等。3)2月19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要加快弥补监管制度机制短板,按计划出台有关规章制度;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五)能耗目标:关注能耗强度指标调整。2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实施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2022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规定是:“将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但仍纳入能耗强度考核”。(六)产业发展:1)农业。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国新办就文件举行发布会,今年将下决心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等。2)节能产业。2月7日,发改委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2月9日,国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七)外交:2月8日,总书记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普京表示,“今年是俄中建交75周年……我期待同主席继续保持密切交往”。风险提示:政策更新不及时。报告目录
(一)背景: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2年11月,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国家发改委等出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2022年版》以工业电机、家用空调等20类量大面广、能耗量和节能潜力大的用能产品设备为重点,通过推广节能设备、淘汰落后设备等手段,加快产品设备更新改造。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部分提到,“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2月,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国家发改委等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下简称《2024年版》),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2022年版》基础上,《2024年版》进一步扩大产品设备覆盖范围、提升节能标准,并统筹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推动绿色低碳消费等等。
(二)重要指标:三档能效标准的具体含义
根据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我国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分为3级(部分为5级):1级水平、2级水平、3级水平,其中1级水平对应的能效最高、3级(或5级)水平对应的能效最低。
《2022年版》《2024年版》将重点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分为三档: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分别对应上述的1级水平、2级水平、3级水平。其中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分别不低于1级水平、2级水平;准入水平与3级水平一致,为相关产品设备进入市场的最低能效门槛,是依法依规淘汰老旧落后设备的技术依据。
以下文章中提到的能效标准提升,主要就是相对现行的强制性能效标准而言。如永磁同步电动机,《2022年版》中,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分别对应能效1级、2级、3级。《2024年版》将先进水平提升至“能效1级×1.01”,节能水平提升至“能效1级×1.01”,准入水平维持在能效3级。
(一)两点变化:产品种类翻倍;能效标准提升
产品设备种类上,《2024年版》从原先的4大类、20种扩围至6大类、43种,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2022年版》共有工业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4大类、共20种产品设备。在此基础上,《2024年版》增加两个大类、23种产品设备,产品设备大类增至6种、种类增至43种。至此,文件已“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其中既涉及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电机等通用型工业设备,以及多种家用及商用电器等,又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能耗量增长较快的新型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版》新增产品设备注意“新”“旧”区分,与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相关5类产品设备(如通信基站、充电桩),暂未设置能效准入水平。据2月8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上述5种产品设备的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同类产品设备之间能效差异超过30%,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2024年版》提出了上述5种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但考虑到上述产品设备技术路线仍在迅速迭代,《2024年版》暂不设置能效准入水平,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
能效标准上,《2024年版》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设备的能效指标。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有19种产品设备在现行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基础上,能效指标平均提升了约20%。其中,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自携冷凝机组商用冷柜、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吸油烟机等6种产品设备的能效指标,较现行国家标准大幅提升了25%至36%,为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制修订奠定基础”。
(二)新规可能的三点影响分析
1、行业角度: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节能要求的提高,或加速相关行业的“优胜劣汰”,尤其是能效标准提高的行业。
1)对于能效水平偏低的产品设备,不仅有淘汰的风险,产能扩张也受到限制。
一方面,能效标准提升,意味着部分产品设备,将不再符合政策标准,面临淘汰风险。根据《2024年版》,有19类产品设备的能效水平有所提升,集中在家用及商用电器领域(见图表4,8类家用电器、7类商用设备、2类工业设备、2类照明器具)。根据国家发改委答记者问,这19个行业中,有6类产品设施能效标准提高幅度较大,包括2类商用设备(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自携冷凝机组商用冷柜)、4类家用电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吸油烟机)。这6类产品设施的能效标准提高的幅度为25%至36%,高于19个行业整体20%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能效标准提升,或将进一步影响部分行业的扩产。《2024年版》要求,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必须达到节能水平,优先使用能效达到先进水平的产品设备”。以上19个行业中,能效提升主要就体现在节能水平和先进水平上。这意味着,在这些行业中,更多企业或不再符合扩产要求,可以扩产的企业将更为集中。
2)对于能效水平较高的产品设备,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2024年版》提出的支持政策涉及多个方面,如政府采购、中央资金支持、财税金融等等领域。如在资金支持方面,“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必须达到节能水平,优先使用能效达到先进水平的产品设备”。如在政府采购方面,将“研究加大对能效达到节能水平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此外,政策将对能效标准迭代更新,意味着这种“优胜劣汰”,可能未来仍会延续。《2024年版》规定,“根据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实行能效水平动态转化。适时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分别转化为下一阶段的节能水平、准入水平”。比如当前为节能水平的某一产品,未来可能会变为准入水平,不再符合扩产等方面的要求。
2、经济角度:拉动技改投资及大宗消费
《2024年版》将有助于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技改投资、大宗消费。
《2024年版》提出的投资端措施主要有三方面:
1)指导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实施产品设备更新改造,鼓励更新改造后达到能效节能水平,并力争达到能效先进水平。
2)支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大型公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持续提高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应用比例。
3)将产品设备能效水平作为节能审查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和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必须达到节能水平,优先使用能效达到先进水平的产品设备。对于产能已经饱和的行业,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原则上应达到先进水平。对于能效低于准入水平的产品设备,禁止生产、进口及销售。
《2024年版》提出的消费端措施主要有三方面:
1)政府: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政策,研究加大对能效达到节能水平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2)零售企业、电商平台联合生产企业:鼓励通过发放绿色优惠券等多样化方式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
3)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对电子产品下乡、充电桩建设、家电“以旧换新”等按照能效水平予以差异化政策支持。
3、能耗角度:节能改造预计每年减少1%能耗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产销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耗能总量大,是节能降碳的重点环节。据国家发改委信息,“经梳理测算,我国在运主要用能产品设备保有量超过50亿台(套),年能耗量占全国能耗总量约80%”。
《2024年版》发布后,相关产品设备能耗占比将翻倍之50%,对其实行更新改造,每年将减少1%的能耗。据国家发改委2月8日发布的《2024年版》专家解读,产品设备范围较原文件扩大后,“相关产品设备年能耗量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5%增长至50%”。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初步测算,对标《2024年版》能效先进水平,开展相关行业和设备节能降碳改造,预计每年可形成节能量约55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亿吨”。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即每年节能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在1%左右。
结合去年发改委等发布的《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锅炉、家用及商用制冷设备、照明设备、电机等产品设备的预计年度节能目标较高。
(一)各类会议
2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20日)召开的各类会议参见如下表格。我们简要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1、2月5日,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纵深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总理指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化标本兼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腐败问题整治,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上海市政府、湖北省政府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2、2月8日,总书记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总书记强调,双方要密切战略协作,捍卫各自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中方积极支持俄方担任2024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工作……
普京表示,今年是俄中建交75周年……我期待同主席继续保持密切交往,引领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3、2月1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对做好开年工作进行动员
总理指出,本届政府履职之初,就旗帜鲜明提出要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过去一年,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牢牢把握这一定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无论是在今年工作中,还是在本届政府的整个任期中,都必须坚定不移践行这一定位,并在履职尽责中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实现新的提升。
总理强调……国务院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一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多做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的事,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来提振全社会的信心。二要实干为先、只争朝夕……奋力抢抓工作先机,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以实干实绩取信于民,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三要事不避难、攻坚克难,按照系统观念深入谋划和推进工作,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四要提升效能、强化合力……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完善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
4、2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的意见》、《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
会议指出,要统筹好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立足各地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更好发挥优势地区示范引领作用。要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边界,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一些探索性但又十分紧迫的改革举措,要深入研究、稳慎推进。
会议指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基础性投入,根据地区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灾害事故特点、安全风险程度等因素,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
会议强调,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分类加强制度设计,重大改革试点先行。要加强系统集成,对新出台的举措、新制定的制度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突出改革问题导向,突出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
(二)新闻发布会/公开演讲/重要文章
2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20日)重要发布会及重要文章见如下表格。我们进一步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1、2月4日,国新办举行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文件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Q1: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粮食主产区是重要的“压舱石”,但长期面临“粮财倒挂”的困境。请问,在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A: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同时也要看到,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围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纵向上,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重点是对产粮大县的奖补,进一步向商品粮调出量大、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倾斜,取消对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配套要求。针对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薄弱问题,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今年将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5个粮食调出量大的主产省(区)开展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
横向上,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今年要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基本思路是统筹考虑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因素,由主销区给予主产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推动横向利益补偿见到真金白银……
产业上,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主产区粮食资源丰富,但粮食加工业总体规模小、就地加工转化率不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
Q2: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A:一是严守耕地总量。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且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地。文件对落实好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合法占用耕地,重点是改革完善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时序上,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标准上,针对各地普遍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偏低的问题,今年将下决心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
三是挖掘后备耕地资源。重点是做好两块地的文章:一块是撂荒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撂荒地利用起来……另一块是盐碱地……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
2、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答记者问
问:今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请问证监会怎么看?
答:我们关注到了中央汇金公司的公告。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得到了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充分认可。我们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同时,我们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年金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3、2月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近期,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数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效对接项目名单,已提供一批新增融资和贷款展期,满足不同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指导督促各分支机构加强对辖区房地产项目的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应及时向协调机制报告并推动解决。
4、2月18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大家认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严之又严抓监管,汇聚合力强信心。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提升制度公平性。发展壮大专业投资力量,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与会代表表示,近期证监会严肃查处了一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案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震慑效果,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更多有宣示效应的案例,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证监会将认真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意见,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马上就办,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做好沟通解释,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
5、2月19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要把握形势、鼓足干劲,积极出台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的政策措施。
会议要求,要聚焦监管主责主业,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做细做实风险监测和防范处置,加快化解存量、有效遏制增量。要稳步推进派出机构改革,确保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平稳落地。要加快弥补监管制度机制短板,按计划出台有关规章制度。要坚持强监管严监管工作导向,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会议强调……要积极开展正面引导,坚定发出中国经济光明论的监管强音。
6、2月20日,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在人民日报刊文《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以稳妥有效风险防控守护金融安全……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迎难而上,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乘势而上,完善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普惠金融雪中送炭,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养老金融健全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加大对健康和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数字金融把握机遇,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三)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性文件
2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20日)主要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见如下表格。我们进一步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1、2月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是合理拓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及贷款对象范围,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满足信贷市场实际需求。二是调整优化受托支付金额标准,适度延长受托支付时限要求,提升受托支付的灵活性。三是结合信贷办理线上需求,明确视频面谈、非现场调查等办理形式,适配新型融资场景。四是明确贷款期限要求,引导商业银行有效防范贷款期限错配风险,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五是进一步强化信贷风险管控,推动商业银行提升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六是将《项目融资业务管理规定》作为专章纳入《固贷办法》。
2、2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
实施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突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导向,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在“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将可再生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据此核算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指标。
扩大绿证交易范围。鼓励各地区实行新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加快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合理提高消费比例要求。鼓励相关项目通过购买绿证绿电进行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扩大绿证市场需求。各地区要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分解到重点用能单位,探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超出预算部分通过购买绿证绿电进行抵消。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发挥带头作用,稳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3、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
各地区要积极开展能效诊断,实施产品设备能效普查,推动相关企业实施产品设备更新改造,鼓励更新改造后达到能效节能水平,并力争达到能效先进水平。支持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大型公建、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等持续提高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应用比例。
将产品设备能效水平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重要技术依据,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和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必须达到节能水平,优先使用能效达到先进水平的产品设备。对于产能已经饱和的行业,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原则上应达到先进水平……
4、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总体看,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合理评价金融支持的力度,要解决好“看什么”的问题……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被合理满足;要多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反映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要多看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或者拉长时间观察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更全面看待货币金融条件。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继续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发展。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密切关注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5、2月9日,国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质量显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22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产品设备能效新规:变化及影响》。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